2026
七月

10

12

【主日福音分享】|常年期第十五主日(甲年)

1231231

主日福音分享

常年期第十主日甲年


主日讲道:“你们的心田,结什么果实?”

亲爱的弟兄姊妹们,主内平安:

今天,我们聆听了一段非常著名、也非常深刻的比喻——撒种的比喻。耶稣以一个非常朴实的画面:一位农夫在田里撒种,引导我们深入思考天主的圣言在我们心中生根、成长、结果的过程。

这段福音不只是一个关于农业的故事,更是一面镜子,照出我们每个人的灵性状态。让我们一起从几个方面来深入默想:


一、撒种者是谁?种子又是什么?

耶稣明确解释道:撒种者是传扬天国道理的人,最初当然是耶稣自己,后来是宗徒、传教士、神父、教理老师,也包括我们每一个在日常生活中作见证的人。

种子就是天主的圣言(参阅《路加福音》8:11)。这是一颗内含天主生命的种子,只要落在合适的土壤,就能发芽、成长、结果实。正如《依撒意亚先知书》55:10-11所说:

“我的话一发出来,就不归于我空虚,反要成就我所愿意的。”

天主每天都在向我们撒种——透过圣经、讲道、圣事、生活中的小事,甚至他人的一句提醒、一次挫折。

问题不是天主有没有撒种,而是——我们的心田,是怎样的土地?


二、四种土壤代表四种灵性状态

耶稣形象地讲了四种土地,让我们一一来看:

1. 路旁的土地:心灵关闭,对福音冷漠

这类人听到圣言,却左耳进右耳出。他们的心像被踩硬的路,圣言根本进不去,被魔鬼(比喻为飞鸟)夺走了。

生活例子:有些人常听道理,却毫不关心,只认为信仰是老年人的事神父的事

反省:我是否有时因为忙碌、骄傲、冷漠,而让自己的心变成路旁的地?我是否准备好认真聆听天主今天对我说的话?


2. 石头地:浅薄的热情,遇难即弃

这类人初听圣言时很热心,参与弥撒、祈祷团、读经班……但遇到困难、家庭阻力、社会反对,就退缩了。

圣人对比:圣女碧姬(Brigid of Kildare)小时候也曾遭父母反对她修道,但她深深扎根于信仰中,从未动摇,最终成为爱尔兰圣女。

生活中的反思:我的信仰是否建立在感觉和情绪上?是否遇到小小不顺,就怀疑天主、放弃祈祷?


3. 荆棘地:被世俗焦虑和财富蒙蔽

耶稣说,这种人虽然听道,也想做门徒,但心被世俗的焦虑和财富的迷惑缠住,无法结果。

现实中常见

等我退休了,再认真信教

赚钱顾家要紧,没空祈祷

怕别人说我迷信,不敢在办公室做十字圣号

《天主教教理》2547号指出:

“主说:‘你们不能事奉天主而又事奉金钱’。选择贫穷的人幸福,因为他们在生活中更自由地追求天主。”

反省:我是否让世俗价值观主导我对信仰的热情?我的时间表里,天主有优先权吗?


4. 好地:听了、理解、活出来

这是耶稣所赞美的好地。他们听了圣言,就让它在生活中生根、成长、结果”——有三十倍、六十倍,甚至一百倍。

圣人典范:圣方济各沙勿略,听了主的召叫,远渡印度、日本传教,结出无数果实。他说:灵魂的得救比生命本身更重要。

自然故事启发:在日本有一种树叫竹子,前五年种下去几乎看不到长高,但第六年会突然在短时间内长到几十米——这就是扎根的力量。天主的话也一样,在我们心中扎根,虽然慢,但终会爆发出生命力。


三、我们如何成为“好地”?

1. 耕耘心田——勤祈祷、勤读经

就像农夫翻土、除草一样,我们也需要常常检视内心。每天读一段圣经、默想一段福音,给天主话语一个空间。

2. 除去荆棘——简化生活

太多资讯、欲望、活动,会让灵魂像被杂草缠绕。试着简化,让心更宁静,好听见天主细语。

3. 让信仰落地——活出圣言

信仰不是头脑知识,而是行动。例如:宽恕伤害你的人;在困难时继续祈祷;在朋友圈中勇敢谈信仰。


四、结束时的三个问题,留给我们本周反思:

我的心田属于哪一类?是被践踏的路旁?浅薄的石地?荆棘缠绕的地?还是结实的好地?

我最近是否认真聆听天主的话?有多少是听了,却没有行动?

我是否愿意做一个撒种的人,在家中、工作中、小组中,将信仰传给别人?


结语与祝福

亲爱的兄弟姐妹,天主每天都在撒种,祂的圣言是有生命的,只要我们愿意打开心门,就能在我们内成长、结实,转化我们的家庭、社区与整个世界。

愿我们都成为那好地,让福音在我们内结出三十、六十、一百倍的果实!

阿们。

 


——小天使神父

评论

请你先登录再进行评论。